
苏华山副教授为我院研究生做 “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之路” 主题讲座

苏华山副教授为我院研究生做 “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之路” 主题讲座
为帮助研究生明晰学术研究方向、科学规划科研路径,10月15日下午,我院于德经楼112教室成功举办 “经济学院名师导学大讲堂” 专题讲座。本次讲座特邀我院苏华山副教授担任主讲人,学院辅导员栾亮老师主持讲座,部分研究生到场聆听学习,现场学习氛围浓厚。
本次讲座以“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之路” 为主题,紧密围绕研究生阶段学术任务的核心框架展开,为在场研究生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术分享。讲座伊始,苏华山副教授便将研究生学术任务清晰划分为三大关键板块。其一,是作为学术研究前置基础的 “课程与工具学习”。他强调,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开展科研工作的根基,而熟练掌握各类研究工具则是提升科研效率、保障研究质量的关键,研究生需在这一阶段投入足够精力,为后续研究筑牢基础。其二,是作为研究生学术能力集中体现的 “学位论文撰写”。苏华山副教授结合自身经验,指出学位论文不仅是对研究生学术成果的总结,更是对其学术思维、研究方法运用能力的全面检验,研究生需高度重视,严格按照规范开展撰写工作。其三,是作为学术能力拓展重要途径的 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”。他鼓励有条件的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论文发表,通过与学界同行的交流互动,不断提升自身学术影响力,为未来学术发展积累优势。
在明确三大核心任务后,苏华山副教授围绕各任务板块展开了细致深入的讲解。他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经验与生动的学科实例,从理论知识学习的方法技巧,到实践研究中的数据收集、分析与处理,再到学术论文的选题、撰写、修改与投稿等各个环节,为在场研究生提供了具体且实用的方法建议。他的讲解深入浅出、通俗易懂,让在场研究生对学术研究的整个流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,也掌握了诸多可直接应用于实际研究的实用技巧。
讲座尾声,苏华山副教授特别聚焦当下AI时代背景,抛出了 “AI能否完全取代人的学习与研究” 这一极具深度与现实意义的议题。该议题瞬间引发了在场研究生的热烈讨论与深度思考。在听取了部分研究生的观点后,苏华山副教授进行了总结点评,引导大家辩证看待技术赋能与学术主体性的关系。他指出,AI技术在数据处理、文献检索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,能够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提供有力支持,但AI无法替代人类的独立思考、创新思维与学术判断力。研究生应合理利用AI技术,将其作为提升科研效率的工具,而非依赖AI,始终保持学术研究的主体性与创新性。
此次“经济学院名师导学大讲堂” 专题讲座内容务实、指导性强,不仅为经济学院研究生系统梳理了学术研究的清晰脉络,帮助他们明确了不同阶段的学术任务与目标,更有效激发了大家的科研热情与创新思考。许多研究生表示,通过此次讲座,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困惑得到了有效解答,对未来的学术道路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规划。相信此次讲座将为研究生后续学术道路的顺利推进奠定良好基础,助力他们在学术研究领域不断探索、成长,取得更为优异的学术成果。